convebtion in.jpg

台灣的傳道人請她們來探望我,和她們見面的那一年, 她們住在法國北部一個叫 Lille的大城市。在兩周之前就和我約好見面時間, 我不怎麼熱衷, 既然她們特地要來探望我, 就定下了約會。

       事實上宗教對我並不陌生, 大約在我十歲左右,母親和外公外婆就信了基督教, 在這之前外婆是族中的巫師, 和他們一起生活的童年, 我聽過不少無法用理智解釋的現象, 所以我非常自然的相信宇宙中有一種超越人類的力量。
 
       我相信有超自然現象, 但另一方面我又十分抗拒聖經裏 如: 在海上行走, 將水變成酒的奇蹟故事,那是我的想像力無法企及的地方。我對聖經的了解都從小時候在教會聽來的, 而禱告就在那時期養成, 中學離家後, 就沒有真正想過信仰的事, 我不確定神是否存在, 但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一直是我的例行日課, 不為什麼, 只單純因為那是我唯一知道的祈禱方式。 
 
        沒有歸屬感伴著寒冷蕭瑟的天昏地暗,在精神上極度貧乏的冬天, 瑪麗安和貝絲小姐走進我的生活, 我至今仍然覺得她們來的正是時候。
 
        她們來的那一天,才開門, 還沒看清她們的臉龐,就聽見瑪麗安謙和大方的自我介紹: 「瑪妮, 我是在電話中和妳定下約會的瑪麗安。妳好嗎?」她微笑著,等待我的反應, 我以當地禮節,趨前吻了她三個臉頰 。
 
        她高大莊重,語調溫柔郤輕快,爽朗的笑談很快就使人喜歡她活潑的性情 。她是美國加州人,在法國傳道己經二十多年, 因此她的英語居然帶著法國味, 當傳道人之前, 她曾經是一名教師。
 
        寒喧了一陣才注意到瘦小的貝絲, 那時她已有七十八歲數, 除了斑白的髮和馱著的背, 她思路清淅, 說著優美的英式英語, 大不列顛人顯然比北美人穩重內斂, 英國和愛爾蘭的傳道人似乎有一種相同的氣息, 他們即便一語不發,只是坐在那兒, 空氣就散發著莊重之氣, 令人不自覺的正襟危坐起來。       
 
        每周一次的讀經並沒有對我發生什麼影響, 甚至覺得索然無味, 雖然經裏的金句俯拾偕是, 但那畢竟是兩千年前希伯來人的神學觀, 我無法像她們一樣逐字逐句的奉為真理, 並相信聖經的絕對無誤, 我很難對這種觀念產生共鳴。如果一定有什麼東西吸引我繼續讀下去, 我想那是因為她們, 尤其是貝絲, 年歲的歷練,   使佝僂瘦小的她,仿若擁有一種奇特的力量, 我無法解讀, 只有透過認識她, 才能真正了解, 那不是經上說的「救贖」或「天堂」。
      
        第一次我搭火車到法國Lille, 去拜訪她們的住處, 距離不算遠,到了Lille,瑪麗安己經等在月台, 搭15分鐘的地鐵, 從地鐵站還要走約20 分鐘才到他們住的那幢破舊的小公寓, 我暗暗難過, 年紀一大把的貝絲小姐每周來看我一次, 其實很折騰,她們到了我住的城市還得坐15 分鐘的公車, 來回一趟包括讀經要花她們一天的時間, 我一直不知道這事。
 
       那是一排老舊的二層排樓, 她們就擠在其中一間, 勉強可以稱為公寓的住所,看起來至少有五十年的建築, 另一位得了癌症的傳道人Eva 與她們同住,多一個人可以互相照顧。
 
IMG_5795-1
(教友的女兒, 他們也是信徒)
 
       小小的公寓,甚至沒有臥室,床舖在客廳的上方,得爬木梯上去,那是一個通舖,對老人來說, 這樣爬上爬下實在很不方便。
 
       貧窮之於我並不陌生, 但第一次在歐洲看見這樣的公寓, 我還是很驚奇,屋內許多木條都朽壞了。
 
       Eva也將近七十, 她說她特地為我們做了中餐,我的盤裏有幾塊水煮馬鈴薯,幾片生菜葉,一小塊雞肉, 一杯水。「吃吧 !吃吧 !」瑪麗安特別補充一句:「飯後還有蘋果。」她們一面吃一面愉快的說著一路上發生的事。那窗子太小, 即使敞開著, 我看著她們時, 仍覺得她們的面容彷彿突顯在陰暗的背景裏。
 
       我一直想, 為什麼有一種靈魂會選擇這樣的一條路, 在她們都有好工作, 可以擁有和一般人一樣的家庭生活, 有退休金養老,  她們可以有比較舒適的生活, 物質上不至匱乏, 是什麼令她們選擇住在破舊的公寓裏而能甘之如飴? 也許這種熱情不總是與宗教有關, 我想起孔子說顏回: 「一簞食, 一瓢飲,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其樂。」
 
        學生時代, 我讀過一篇朱自清描寫李叔同皈依佛教後, 安於清貧的生活, 聽說在他皈依初始, 一個人關在一間茅舍, 他很親愛的日本妻子, 在屋外繞著圈子哭了三天, 屋內始終沒有聲響, 她只好離開。當時我只隱隱感到, 所有我們稱為幸福快樂的情況其實多麼脆弱, 我們往往是孤立又寂寞的面對殘酷的命運。又是什麼力量使一個人突然間視人間一切如糞土, 包括自己曾經信誓旦旦的愛情 ?
 
126_2665.JPG
(珣和傳道人)
 
        經上說的: 凡事有時, 播種有時, 收割有時.....我的時間未到, 但據我的好友的見證, 是她的時間到了, 而那必需藉我傳達。她是離我最近的中國朋友"珣", 上海人, 我們來比利時的時間相近, 因此成了交換訊息的好朋友,據她自己說, 這是上帝的安排, 因為我們是在澳洲雪梨一位當地朋友家的烤肉聚餐認識的, 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後我離開雪梨, 那時她仍在當地, 她離開時, 沒有留下任何一位朋友的連絡地址, 但是,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留下我的, 而當時我們並不相熟。
 
       兩年後, 我們又在比利時踫頭, 發現距離還很近, 她只比我早到半年。因此她很有理由相信, 這一切是冥冥中己經安排好的。
 
       當珣知道我開始讀經時, 大為驚訝, 很難想像我會開始這樣的生活,她認為這是一種迷信,所以每周傳道人一走, 她給我打一通電話: 「怎麼樣 ? 妳的傳道人都說了些什麼? 」以後, 珣也莫名其妙的通過和我討論聖經內容而間接的"讀"經, 她沒有聖經, 我就在電話中把當天讀經的章節唸給她聽, 沒想她都聽進去了。我猜想那時我會和她討論是因為珣是個無神論者, 很可能我下意識裏抵抗宗教, 免得走向我不想去的地方, 而和一個不信神的人討論神, 可以使我保持清醒, 不致一頭栽進去。
 
        有一天我在電話中讀當天的章節給她聽「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她在電話的那端突然提高了嗓音叫道: 「怎麼可以把左臉給人家? 又不是傻瓜! 」語氣忿忿不平, 好像我真的把左臉給人打了。雖然如此, 我讀經時更專注,就為找一個相反的論點與珣「分享」。
 
        每晚睡前的祈禱,我還是無辜的懺悔: 「父啊, 如果祢真的存在,祢一定會原諒我的懷疑,  如果是祢創造我的,懷疑必是祢賜我的天性, 而我受的教育也是教導我要懷疑我不能眼見的事物, 但是如果祢真的存在, 求祢引導我認識祢。」
 
 IMG_5764.-1JPG
(女信徒只能穿長裙編髮髻,不能化妝)
 
        幾個月後我誠實的說出我的想法: 如果聖經不要有那麼多神蹟, 我會更容易接受, 有生命的字句並不需要用神蹟來妝點, 每當讀到神蹟時, 我感到十分不耐煩, 心裏想放棄。
 
         我發現珣比我還熱忱, 她找碴只因她心裏抗拒, 其實她深受吸引,因為她總是準點打電話給我, 有時甚至傳道人還沒走, 她己經來電要我轉述我們讀經的內容, 並十分嚴肅的對待這件事。我們就這麼電話讀經讀了一年, 和珣的負面討論使我意興闌珊, 既然它不能使我信服, 就不必浪費彼此的時間。我決定下一次傳道人來時, 當面告訴她們那將是最後一次, 珣不置可否, 如果我不想繼續, 不如趁早結束, 她們就不會對我抱著希望。
 
        到了那最後一天, 刮風下雨,那是冬天, 冷到雨點都帶著雪絲, 一早,我打了話給傳道人, 要她們不必來了, 因為她們住在法國北部, 雨天來一趟太麻煩, 貝絲要我不必擔心她們, 做工的人刮風下雨也是得做工的。
 
        到了中午, 曾經來和我一塊兒讀幾次經的麗莎給我打了電話:「我看到貝絲站在公車站前等公車。」怎麼會呢? 我們每周的約會在下午兩點半, 從火車站搭公車到我的住處不過15分鐘, 刮風下雪的, 為什麼12 點鐘貝絲己經在公車站等公車? 我匆匆忙忙準備咖啡點心, 以為她們很快就到, 但她們跟往常一樣, 兩點半準時到達。 詢問之下才知道, 原來火車班次接的不好, 她們若等直達快車就會誤了我這兒一小時才一班的公車, 所以只好提前兩小時搭慢車從 Lille到一個邊界小鎮Tournai, 再由那兒換車到我住的城市, 她們到的時間是12 點多, 但與我的約會是2 點半, 只好就坐在公車站等時間, 她們這樣做己經一年多, 我一直不知道, 她們也未曾提及。
 
IMG_5753.-1JPG.jpg
 
       我熱了兩碗湯外加幾片吐司, 她們欣然接受, 瑪麗安吃得很高興,一直說湯好喝, 我猜她們沒吃。本來決定要對她們說的話, 哽在喉嚨, 說不出口。
 
        讀經時, 心裏亂糟糟的無法集中精神, 她們離去前, 風更大了, 我送她們到門口, 貝絲的白髮在風中翻飛,瞇著眼對我說:「進去吧 ! 外面太冷。下周我們再見。」瑪麗安揚一揚一小紙袋的餅干, 謝謝, 她高興地說。是我塞給她, 讓她在回程的路上充飢。再見, 我違背了自己的心意 。
 
        關上門時,我久久背門凝思,貝絲佝僂著身軀在風雪中的車站等車的影像一直縈繞不去。直到珣的電話來了:「妳說了嗎? 」她非常關心這事,不,我沒有,我將發生的事訴她,她沉默了一陣, 突然問我:「我可以請妳下次帶她們來我家嗎?」
 
        隔一周, 我帶著她們去拜訪珣, 珣目不轉睛的凝視她們, 去了三次之後, 她在電話中告訴我:「這就是我要的。」我非常驚奇,一個無神論者可以這麼輕易的接受一個她不認識的宗教。
 
        或者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宗教, 只是它不一定與教會或特定的神祇有關。值得一提的是, 珣在教友中一直是最虔敬, 最忠誠的信徒之一, 至今未曾變卦。
 
       貝絲在兩年前過世, 她去世前,我己經呈半脫離教會的狀態, 她死前, 大家都去看她, 我只能在心裏對她說話, 不願見她的面容, 如果她的魂魄知道我的心裏想的,我想她會安心。
 
  像她那樣的一個人,不會有遺憾和惋惜之情,我一直想,貝絲的優雅來自長年專注內在的結果, 當一個人走向人生的終結, 世界的一切喧鬧嘈雜逐漸遠去,生活中繁俗雜務的壓迫己經對她不發生作用,所以能安然恬靜的接受來到她面前的一切,好的或壞的,她不會有想擺脫它們的動機。當她走向生命的終結時,甚至我們所說的" 壞" 與"掙扎", 在她眼裏必然不同, 只有圓融的謙和以及溫柔的熱情被留下來。
 
 
------ 附上2009 年雅虎格友們的回應, 一面是驚訝, 一面是感慨,在短短的四年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己然不是四年前的那個我, 離八年前那個虔誠的基督徒更遙遠, 我後悔我的選擇嗎? 不, 並不, 我只是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回應(13)      
 
daisy2010/11/01 09:42          回應   
                                   
我想貝絲真是神的僕人!做為一個忠誠的僕人就是如此的義無反顧!
除了感動,心中充滿了敬佩!!
 
凡妮莎2010/09/20 13:03          回應 
                                 
不知怎麼~ 瑪妮的文字讓我產生一股很美好的觸動
一種很溫柔的內觀與堅毅
感覺上 ...
一如貝絲一般 
其實妳自己也專注在屬於妳內在的信仰裡面
真正的信仰之於我而言 並非一種形式和崇拜
而是一種與我們內在能量的相應
我們能夠建立「相信」的事物 往往是因為它本來就具足在我們內在裡頭了

瑪妮2010/09/21 05:40回覆      
                    
謝謝妳的安慰和鼓勵,我想我離貝絲那種優雅的心境還是很遠的, 很少人能像她那樣, 即便是年長的傳道人。
但我很喜歡妳說的: "信仰不是一種形式和崇拜,而是一種與我們內在能量的相應
.." 雖然到目前止, 我並不確切知道與我內在能量相應的是什麼? 可能那需要時間去醞釀, 我很願意和妳切磋。
 
阿里2009/11/19 17:52          回應    
                              
忘了說,我身邊也有"貝絲"。
她們從事傳道工作的喜樂和熱忱是假裝不來的,
甚至是讓我想要追求的。
然而,望著那許多教條和規範
(對我而言是教條規範,對他們而言應是甘之如飴的保護)
我卻又每每卻步了。
或許,真是時候未到吧!
 
阿里2009/11/19 17:45          回應    
                              
在閱讀時,發現了幾縷相似的心情。
我也是從小就認識基督教,禱告和相信世上有一位神,
對我而言,一直是自然得如同呼吸的事。
在讀經的時候,每每遇見不明白或不能了解的地方,
我也會產生抗拒的心情。
就像是一個鬧脾氣的孩子一樣。
看見你求神帶領你認識祂的禱告,
我不自覺的微笑了。
因為這也是我常跟上帝說的話啊!
有祂的看顧,有祂的祝福,
相信我們有一天
真可以"在真理裡得到真自由"。
日安。
 
太陽王路易十四2009/06/16 11:31          回應  
                                
這幾個老太太信仰之堅貞,我心理倒是很佩服。我老的時候要是能捉到一個畢生認爲的永不改變的真理,其實也死無遺憾了。
究竟未開化之野蠻人之信仰巫術,與西方人之信仰宗教,都不過是追尋一個永恒的價值,足以安身立命而已。
“知識”有時真是個困擾的東西,當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不相信某些“真理”。
所以你跟他們是不一樣的。
我相信聖經對於某些人是絕對真理,就如同生物學上的 psychological imprint 一樣
不是有些剛出生的小雞認人當做是母親嗎?不是有非洲的長頸鹿認吉普車是它的媽媽嗎?
就算是我們從子宮生出,剛剛有了最初步“知”的認識,這個認識即便不是客觀的真理,它也是心理上的、潛意識的真理。
我從小看我爸媽是拜拜的,而我自己後來成了基督徒,而後又離開教會
我覺得我必須和自己的潛意識做一妥協
說也奇怪,原本潛在意識忽隱忽現的罪惡淵藪,也就漸漸地淡出了。
西方的宗教思想都有亞里士多德的二元論特色
所以他們強調好的同時,壞的品質無形中也被語言過度渲染了
他們要的東西是純粹
99%不夠,他們要99.9999%
因此他們永遠有敵人
其實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何曾走過這種極端?
聖經不是罪
那些意圖用自己的意志去解釋它的才是罪
瑪妮2009/06/17 20:16回覆                          
 
 聽說尋求神是人類很基本的本能之一, 就像我們會尋求生命的意義。當我們看見宇宙運作的完美協調, 精確有序, 就很難不懷疑它是被有意創造的。
 
貝絲年輕時曾經在英國擔任過稅捐處的職員,她的說服力不是憑藉口才,而是憑著信仰和信心以身示範。
 
我猜想為什麼大部份基督教傳道人相信聖經無誤說,是因為方便,而且可以保持其唯一真神的權威性。聖經的教誨包括一個死後天堂的承諾,有些信徒的信仰建立在能不能上天堂這件事上,因此嚴守教條就顯得十分重要,他們會對不夠黑白分明的事物感到不安,他們要的東西是純粹,如你說的99%不夠,他們要99.9999%.事實是沒有人能夠達到純粹,也不該以此來要求別人,何況”純粹”的定義由誰來下?是因為這種強迫性要求別人達到”我眼中的完美”,再加以恐嚇(如:屬撒旦的,必遭致滅亡}於是製造了紛爭,也創造了惡。
 
喬瑟夫2009/06/15 03:36          回應
                                 
專心看了好久才把這篇看完,  瑪妮寫的挺好,  謝謝妳的用心!!
聽妳描述,  貝絲女士是很令人尊敬的長著, 長年「專注內在」的結果, 造成她甘之如貽於淡泊恬靜的生活而終年不改其樂!!
因為她對人誠信有禮, 凡事替人著想, 所以她內心安祥喜樂, 受人尊敬!!
與”誠信”的人相處, 如沐春風, 妳筆下的貝絲小姐也讓我見識到仁者的優雅風範!!
我在想, 是否是因為一般人沒有瑪妮的「幸運」.. 可以親自遇到「以身教傳道」的教徒,
才會對某些宗教產生排斥與不解呢??
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實在太多了?? 讓世人對原本善信的教義不斷疑慮重重呢??
讀者不是不能點頭, 只是某些說服性太弱的個體.....讓人就對原本灰暗的世界找不到光明的引信??

瑪妮2009/06/15 16:23回覆                          
的確, 要遇到一位真正具有宗教情操的傳道人並不容易, 這得要有中獎的運氣, 我遇到不少傳道人, 他們謙和友善, 但也僅此而已, 不是他不夠好, 而是當你遇見一位真正的宗教人, 你很快可以感受到他和其他人的差別。貝絲是我遇到的傳道人中最特殊的一位,這也該應她的年齡見識有關。
我認為基督徒比佛教徒更難變成聖徒, 因為佛教強調眾生平等, 有這樣的觀念就比較容易有同理心,別人犯的錯我自己也會犯,我和他沒有什麼不同, 都是血肉之軀, 都受到生活的壓迫,  這樣想就會產生 同情和憐愛, 才能寬恕和包容, 但基督教希望你做到所有的美德, 它的教義郤告訴你,  你只要相信祂, 你就是從世人當中特別揀選的, 你和別人是分別的,你是神的兒女,但凡人是屬血氣的,那是歸撒旦管理的世界。這種教導使人容易輕視別人,他得花更大的力氣去擺脫這種自我膨脹, 這種被神揀選的觀念一直餵養你的自我, 教義郤要你「視每個他人都比自己強」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希伯來人的方法有誤。但那是古老的經典, 人類的意識在進步, 我們用的方法也得進步, 也許對古人你可以威嚇, 但對今人很難發生作用。

我不相信聖典絕對無誤, 我們世上的所有知識大多會遭時代淘汰,昨日科學證明為真的事物, 明天就有新的證明推翻, 有傳道人說, 經典是由神直接啟示寫成, 但聖經裏就有許多不統一的訓誡, 很明顯的,每一代先知都有自己對神的觀念,很可能因此很多傳道人主張舊約的法令己經被基督廢了,我們應該以新約為主,連基督徒都要選擇什麼該淘汰,什麼該保留,所以很難說聖經字字都是真理,時代不同, 真理就不同。

不過聖經仍是一部神聖的經典,它能流傳兩千年就證明它的價值,它對我們的生活仍然產生影響。

無諍金剛2009/06/15 00:41          回應  
                                
為什麼我覺得字好像變多了?...
嗯,我相信神一定存在,否則世界必將毀滅.
瑪妮2009/06/15 15:02回覆      
                    
神即使存在, 世界還是有可能毀滅, 因為世界的法則就遵循因果律, 我們不為自己做的事, 事情就不會只按照我們的祈禱發生, 所以當我們看見自然災害或戰爭帶來的飢荒, 就不禁要感嘆"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大自然不偏待人類, 如果我們不在乎環境破壞對我造成的威脅, 神就任其發展, 人類要自己承擔後果。但我相信世界全毀了, 神可以再創造, 一切生命又會開始。
 
noodles2009/06/14 22:34          回應       
                           
宗教讓人找到自我..........
拋棄世俗.物慾的精神著實讓人動容.........
那是一種凡夫俗子難以觸及的高度........

瑪妮2009/06/15 16:31回覆       
                   
有些人的確比其他人對宗教更敏感,並有強烈的意願獻身於信仰,世世代代都存在這樣可敬的人,所以在混亂的秩序裏,我們還會相信人性的善良,會相信社會的公義,否則這將是一個不堪居住的世界,

瑪妮2009/06/13 21:32回覆                          
看了amiGo 那篇文章, 就覺得每一個宗教都有這樣的聖徒, 在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文化, 習俗, 觀念的世界, 就很難令人信服於某一個宗教是唯一絕對的信仰。去相信某一教派對經本的解釋為絕對真理對我也是一項不可能的挑戰。我先寫了這篇, 只為給他們, 這群神的僕人一個公平的評價, 無論我對宗教抱持什麼樣的想法, 我還是認為, 聖徒是經上說的:『世上的鹽和光』, 因為有他們, 使我們心存盼望。
 
foresttim_20012009/06/12 22:18          回應    
                              
This world is a temporary one and there is a better one, a more hopeful one..the one that God has in store for us. Your article moves me so much..i found my eyes are wet with tears..i can feel how faithful Beth and her fellow missionary are when they were following the leading of God, who resides in their heart, moment by moment. It is the faith, not what most people realized as  so called "RELIGION", that drove them to live a simple life. A life that is pleasing to God..it maybe poor in our eyes, but it is so rich in their mind that they can know God  and follow His leading in them.. I really admire what they did as you described here.. i am touched and moved by your story..I am trying to do the same in my life now..to follow His leading, just as he leads us everyday in the daily Bible reading.. a little word or even a sentence that shed light on his plan for us all.. the Bible has all the wisdom and great plan that God has prepared for His people, people that follow his way and keep His commandment.. Miracle in Bible? yes and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as well.. this is what we called FAITH..a total submission to God's plan and will and keep the commandments that God has  established for His people. Are you willing to submit yourself to the Almighty God? This is the central question to individual believer..Are you willing to take  Him into your life and trust him? are you willing to be His friend as He is longing for you..and He is waiting for you now..Just turn your face upon him and He will take you into a world that you never expected before.. thank you for the story you shared here, i admire Beth and what she did in her life for Jesus.
 
Sop2009/06/12 08:22          回應       
                           
記不清楚了, 好像林語堂說過中國人接觸宗教的方式是感情, 西方人是理論之類的話. 他們對你可是既 '動之以情' 又 '曉之以理', 結果你還是拒人於門外. 道可道, 非常道.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 你自己心裡有股大於"寫成經典的道" 的超自然力量. 你不是沒有信仰的人 , 但你的信仰遠超過寫下來的經文, '有形'的宗教!

瑪妮2009/06/13 20:08回覆     
                     
我想那還是跟一個教派的教義有關, 如果一個信仰內容合乎某人的心理需要, 無論那是死後的天堂, 或是追求個人內在的自由, 甚至善罰惡的正義, 他就會很自然的將此信仰納入他的生活中, 不需要被強迫。一個聖徒的言行可能感動我們並使我們尊崇敬愛他, 但這仍舊不足以表示他的信仰內容是我需要或渴望的。
 
無諍金剛2009/06/12 02:40          回應  
                                
雖然我還是無法親近教會.
但,我感覺聖經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
文字簡單,描述故事有時手法極為平淡,意義卻極其深刻,結構非常細緻,就好像是一本活的書.
瑪妮2009/06/12 04:18回覆    
                      
我一直以為你是教徒, 因為你有時候在文章裏會引用聖經的故事。
arrow
arrow

    瑪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