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 大意是說: 當你的車子引擎發動不易, 行駛狀況不佳時, 你可能需要換火星塞。你把車開到修護廠中, 技工會先打開車蓋並抽離一條電線, 把扳鉗伸進去, 取出一枚火星塞, 再換一枚新的即可。
如果哪天你去了修護廠要求更換火星塞, 而技工郤先取下前輪呢? 你一定會強烈抗議, 因為你並不需要換輪子, 只要換一枚新的火星塞。然而真有一種跑車, 為了換某一邊的火星塞, 必須先取下右前輪, 取下前輪只要幾分鐘, 一旦取下輪胎, 就很容易找到火星塞而取下也很簡單。
去年因待在室內的時間太長, 長期下來導致容易疲倦, 體力不佳, 格友Sop建議我去找一份必須與人群接觸的工作, 很幸運地, 我很快就找到一份服裝銷售的職務, 生活緊湊忙碌, 一開始我感到有點勉強, 懷疑這是否會讓我更加疲累, 但三周後, 我明顯地體力大增, 精神更好, 我騎腳踏車上班, 途經一座拱橋, 我原先必須在中途牽著車走到拱頂再騎下去, 三周後我己經可以一路騎過去, 不用停下來, 當時真有成就感, 每次過橋都覺得很快樂。
為什麼想起這故事呢? 因為我和格友們的討論中, 常常發現我的觀念相當另類, 台灣的網友也覺得格格不入。
同是台灣人, 移民住在西歐和北美的網友談論一件事時, 也經常牛頭不對馬嘴, 我們總是往相反方向拉扯, 我以為在某些觀念很容易達成共識, 因為同是民主國家, 然而住北美的人會覺得西歐人的想法很理想化, 而西歐人對北美人的作法也很不以為然, 雖然他們同是台灣人眼中的西方社會, 彼此間郤有很大的差異。
想想也合該如此, 我剛到比利時的時候, 新鮮期過去了, 也開始抱怨生活的種種不適, 從衣食住行到天氣人情, 讓我生了一年水土不符的病, 病到我煩, 狠狠對我的身體下達命令:" 只給妳一年的時間, 再不好起來, 就收拾了回台灣。" 這句話居然跟咒語似的, 剛好一年, 不藥而癒。
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 我開始吃馬鈴薯多過米飯, 生菜取代炒青菜, 現在可以兔子似子啃蘿蔔。說話方式上, 從察言觀色, 模稜兩可( 以便隨時見風轉舵), 到後來的直言無諱, 不怕意見相左, 不輕信權威....這些改變是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 逐漸琢磨調整成形。我的日常生活、 一言一行必須遵循周圍環境的要求和期待, 日積月累的, 那些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我的第二天性。
可是轉變的過程很痛苦, 放下原先的想法和價值觀並不容易, 就像車子在路上突然發不動了, 舊有的價值觀失靈了; 你會以為只要去修護廠, 打開車蓋,換個火星塞 , 就可以上路, 郤忘了你早換上一輛跑車, 答案不在打開車蓋, 而在先取下一個前輪, 才能換上火星塞, 也並不更費力。真正耗時的是卸下原先的成見, 相信答案正在我的固執觀念之外。
以前我最愛看星際迷航Star Trek 的科幻 劇集,我記得其中一個單元說的是某一星球的"人"開始發生病變, 不再生育, 人口越來越少, 郤無法找出原因, 後來艦長發現那個星球一直靠著一個巨型機器提供能源, 如此生活了無數個世代, 據說那部機器完美並永不出錯, 於是此星球的居民, 再沒人學習關於它的知識。問題就出在星球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使那部機器運作不良 , 連帶靠它維持生命的物種發生了變異, 大家都以為機器設計完美, 永不出錯, 因此沒人懷疑與它有關。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相似的狀況。我們可能是在尋求解決一個生活上的問題, 然而真正需要的是思想的更新; 我們可能在尋找一個健康方面的改善, 然而真正需要的是更換工作或活動。
羅拉 於 2012-03-28 17:49:54 回應
我常常在想的便是消除週遭既定的框架與價值 活出跨越國界的自然與美好
中年惡女 於 2012-03-15 22:23:10 回應
惡男說:「”換成日正當中年輕人的立場而言,瑪妮妳落伍了”,三十而立,登高攻頂,奮力不懈,期望枝繁葉盛,不惑之年,適時停步,省思自觀以待發。瑪妮有年輕的炙熱亦有不惑的智慧,停與不停之間,當然自有主張。惡男喜見有智慧的女人永遠都能保有一顆年輕天真的心,總不能說跟我一樣垂垂老矣,此心情豈非矛盾? 這就是人味!」
瑪妮 於 2012-03-18 18:53:42 回覆
怎麼辦?? 好像走入衰老期...
中年惡女 於 2012-03-12 17:37:40 回應
奇怪我感覺你的想法很正常 怎會另類呢?妳只是敢言 不像我們沒膽阿~
瑪妮 於 2012-03-14 03:58:56 回覆
謝謝, 謝謝~~~ 這是多大的安慰啊
希望你這是暫時離開充電
網路上的好文章實在不多見
你的每篇我都是必看的
我的筆記本裏面也有你好幾句的佳言呢!
加油!
瑪妮 於 2012-03-03 01:56:22 回覆
謝謝, 謝謝!是回台探親, 台灣的生活是很忙碌的, 不會有時間寫文章, 但回來後繼續
山谷巫婆 於 2012-03-01 09:47:16 回應
啟動DNA 汰換舊模組 改寫程式 通常 我們耽溺在自以為的安全裡通常 我們投射我們既有認知通常 我們也批判自己 其實那是幾千萬年 人類的集體意識親愛的瑪妮 我也常常耽溺在FB的方便互動裡呵呵 習氣積久 就是要跳脫 謝謝不吝分享臻於成熟的妳
瑪妮 於 2012-03-02 04:40:34 回覆
我很高興聽到您這樣說
自我批判是來自人類的集體意識嗎?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 而且很稀奇四年來的寫格生活, 我的確受益匪淺, 但我需要一些時間讓新鮮空氣流通, 許多阻滯的舊習氣就得以更新, 下次回來時, 希望我更心平氣和
“莫道浮萍偶然事”不就是你本文的意思?
任何一件不經意的行為,意想不到的事,都非偶然?
瑪妮 於 2012-03-01 07:36:22 回覆
哈哈~~~ 又給我長了知識, 我還真不知道可以把它說的那麼詩意, 謝謝, 謝謝...下回就可以用上了
Lily 於 2012-03-01 05:33:58 回應
好像撞球遊戲, 要進這個袋就得先打別的點..
瑪妮 於 2012-03-01 07:20:38 回覆
有時候是那樣, 生活中有些事的確依照那種方式解決, 大多數時問題還是顯而易見的
莫道浮萍偶然事。
瑪妮 於 2012-03-01 07:17:21 回覆
沒聽懂
魚兒 於 2012-02-29 03:16:27 回應
You are right.
瑪妮 於 2012-03-01 07:24:06 回覆
Thanks...
翱翔 於 2012-02-28 16:34:01 回應
開心見到瑪妮恢復健康和體力^_^ 好讚歎~~~妳總能如此有條理的述說~~~讓我信服*\(^o^)/* 轉變的過程很不容易,我就像瑪妮所說~~~說話方式上, 從察言觀色, 模稜兩可( 以便隨時見風轉舵)~~~環境使然吧!把人磨練成這樣(-_-) 認識妳真好^_^ 雖然有時如妳所說~~~會覺得瑪妮的觀念和想法~~~如此另類呢!哈哈(^○^)
瑪妮 於 2012-03-01 07:21:29 回覆
謝謝妳的共鳴